
主办地-安徽池州
主办地-安徽池州
- 分类:无分类内容
- 发布时间:2019-11-12 00:00:00
- 访问量:0
池州
池州,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区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1]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截至2014年3月,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62万。
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公元621年设州置府迄今近1400年。南朝萧统曾住池州编著《昭明文选》,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诗仙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留下《秋浦歌》等众多诗篇;晚唐杜牧曾任池州知府,所作的《清明》使杏花村闻名于世。历代名人陶渊明、苏轼、岳飞、陆游等都曾驻足池州,并且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同时还有 “中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源远流长的佛文化、茶文化。[2]
池州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氧吧”之称,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201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3]
2015年池州市生产总值550亿元,按照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33950.6元人民币。[4]
九华山
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1]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2][3]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介于东经117°43′-118°80′,北纬30°24′-30°40′之间。[3]
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4]
2006年,以九华山为主体的九华山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5]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6]2009年,九华山获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
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位于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公认的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风景区北麓柯村。景区由99米地藏菩萨圣像及配套景点和服务设施组成,占地1500余亩,是集自然山水与佛教文化于一身,融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礼佛朝拜、养生禅修、休闲观光的旅游胜境。
大愿文化园中的建筑主要包括殿堂厅馆、亭桥廊榭、塔台楼阁等。为充分彰显佛教特点和地域特色,设计者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汉唐建筑的雄浑风格巧妙地融入其中,表现出唐风徽韵的独特神韵,有着强烈的艺术个性特点和实用的游赏功能。
夜晚大型佛教文化主题演出《大愿如愿》盛装登场, 一次全世界唯一的,最高地藏圣像前的演出;一场绝无仅有的,没有声光秀的实景呈现;一段祈愿与观看,地藏文化与行为艺术完美结合的人文阐释;一篇穿越时空的质朴对话,在地藏圣像前,裸心的审视自我,重新认识人生的价值及对美好事物的期盼,将给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及精神享受。
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公元845年,时任池州刺史的晚唐著名诗人杜牧在杏花村行春遇雨,写下了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清明》诗,从此杏花村名扬天下。清康熙年间,杏花村人郎遂编撰了《杏花村志》十二卷,是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使杏花村名垂千古,杏花村因此也被后人誉为 “天下第一村”。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以杏花村旧址为基础,规划建设面积3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路二水三区”。目前,一区民俗体验区已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形成了环绕景区的8字形陆上和十里杏花溪水上两条观光线,打造了北村口红墙照壁、问酒驿、唐茶村落、十里桥、梅洲晓雪、窥园、憩园、百杏园等多处重要景点。
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围绕实现“中国最具活力的文化旅游业态”和“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旅游品牌”两大目标,坚持 “生态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山水农耕、江南村落、传统民俗、盛唐诗酒”四大文化,努力创新八大旅游业态,已被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全国优选旅游项目、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项目,安徽省“861”行动计划、省级重点扶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功创建省级文化产业基地、省级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风景区等品牌。到2020年,将建成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30年,将建成中国最具活力的文化旅游业态和中国最有价值的文化旅游品牌,再现“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百家香酒肆,千载诗人地”的经典田园休闲生活佳境。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泰河三街与博兴一路交叉口东100米
公司传真: 010-67093631
E-mail: valve@calt11.cn
版权所有 © 2016 北京航天石化技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北京 京ICP备06058869号